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12-13
《王维胜话陇原》第79篇
王维胜
在临夏州广河县县城,有座名叫太子寺的千年古刹,寺内祀奉的是秦始皇之子扶苏。广河县史称嵻城、诃诺城、定羌城等。因为这座古刹的原因,清改定羌县城为太子寺城。乾隆年间,移河州州判于太子寺城。
在广河县城众多的名称中,唯太子寺之名最为人们所熟悉。
而太子寺扬名则源于太子寺之战,也被称作河州之战。
一百五十年前,六十四岁的左宗棠率军西征,抵御沙俄的侵略。西征途中在这里遭遇最惨痛的败仗。当时河州反清头领马占鳌以太子寺城为据点,左宗棠带领八十营兵丁入甘,派河州总兵傅宪宗、西宁总兵徐文秀为先锋,率部进军河州。从临洮渡洮河,占领三甲集,进逼太子寺城。马占鳌等在太子寺战役中,采用“黑虎掏心”战术大败清军。随后乘胜投降清朝,左宗棠接受其投诚,西北马家军从此崛起。
太子寺也由此扬名。
太子寺清朝初年尚存,不料经同治年间的几次征战,“势将倾圮”,四周一片狼藉。至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左营提督杨英华见太子寺城因长年的战争,城防大部被毁,已不成形,便捐资派勇,募匠烧砖,重新修整。重修后只留西南二门,北门被塞。光绪21年和民国17年(1928年)两次河湟事变,城池两度被焚毁,仅存残垣断壁,后渐之荡然无存。其遗址在今县城南街旧城墙内东坡双泉处。
民国《续修导河县志》记载:“太子寺,县东南百二十里,见旧志,相传秦太子扶苏监蒙恬军驻此寺,故以太子寺名”。知州潘效苏有诗联云:“当上郡监军而还,已伏杀机,应悔不为吴泰伯;处亘古伦常之变,无所逃罪,相知唯有晋申生。”
但经学者们查阅史书和考证后得出结论:史书上并无关于扶苏曾到洮河流域的记载,而他的殁地,史书记载得也很明确。据《史记·李斯列传》载,扶苏与蒙恬以数十万大军屯边十余年,其屯驻之地都是上郡(宁夏北),扶苏自杀的地方也是上郡。蒙恬自杀的地点是阳周治所(即今甘肃省正宁县西南的旧正宁)。从史书记载来看,民间关于广河、临洮一带扶苏、蒙恬的传说与事实相悖,不足凭信。
究竟“太子”是谁?
有学者考证认为,这里的“太子”是在临夏唯一立过国的西秦第二任皇帝乞伏乾归(鲜卑族)的太子乞伏炽磐。据《资治通鉴》卷记载:十六国时期西秦“太子”乞伏炽磐于408年10月“招结诸部二万七千余人筑城于山康山良山以据之。”西秦皇帝乞伏乾归之长子炽磐作太子时所建的“山康山良城”就是太子寺所在的今广河县城。民间传说中的“秦太子”正是西秦太子乞伏炽磐。今临夏境内的太子山、太子街、太子寺等以“太子”命名的古迹和永靖炳灵寺石窟等名胜,都与十六国时西秦声名赫赫的“太子”、后来的国王乞伏炽磐有关。
公元388年,西秦第一任国主乞伏国仁卒,其弟乞伏乾归即位。
公元393年乞伏炽磐被立为太子。乞伏炽磐“英略明决,过于其父”。从此,乞伏炽磐以太子的身份兼任尚书令,协助其父创业。
公元400年西秦被后秦消灭后,乞伏炽磐以自己的智慧谋略助父复国,在广河境内修筑嵻城,以此为起点,经过近十年的奋斗,终于如愿。又攻取后秦、南凉、吐谷浑等,国势日盛。
公元412年,乞伏乾归被其侄谋杀,炽磐立位。他平定内乱,充分发挥其文韬武略,东征西战,使西秦进入全盛时期。《晋书·乞伏炽磐载记》说他“叱咤风云,见机而动,牢笼俊杰,决胜多奇”。
公元427年炽磐病卒,不久西秦败亡。
乞伏炽磐被立为太子的20年中,在枹罕(今临夏)、大夏(今广河境内)、嵻(今广河南山)一带,开创基业,复兴西秦。在任国主的16年中奋力开拓,复兴西秦。使草创于西北少数民族的割据政权,在艰难的环境中达到鼎盛,使干戈不息的地区,暂得安宁繁荣。这与其本人的英明、深得当地百姓的拥护支持分不开。虽然他死了,当地百姓立祠建寺,爱惜他的英名,完全是情理中事。其子乞伏慕末建寺追荐他,当地百姓祭祀他。今临夏境内的太子山、太子街等以“太子”命名的古迹及永靖炳灵寺石窟等名胜,都与十六国时西秦声名赫赫的“太子”乞伏炽磐有关。
将西秦太子乞伏炽磐误认为秦始皇太子扶苏当在明以前就出现了。原因是西秦史迹虽显赫一时,但终因地僻国小,典册亡佚,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渐至泯没。
但在当地民间为何会一直误传呢?想必是人们将西秦太子乞伏炽磐误以为秦始皇太子扶苏所致。这种误解大约在明以前就出现了。原因是西秦史迹虽显赫一时,但终因地僻国小,典册亡佚,在一般人的记忆中渐渐泯没。而明清文人又不重考据,所以至今在民间传讹下来。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