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淡泊萤 2023-02-19
安宁杰出人物
西北师范大学创建人李蒸
李蒸(1895-1975),字云亭,河北栾县人,著名教育家。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后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北平师范大学校长,西北联大常务委员兼师范学院院长等职。“七•七”事变,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北平大学与北洋工学院相继西迁,组成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师范学院,校址设在陕西城固,1940年4月,迁来兰州,李蒸亲自勘查,选定校址。他从学校的长远发展出发,还有地域文化的考量,选定安宁十里店为学院永久校址。他说:“学院建在十里店,背山面水,既离开闹市,又距城区不远,交通方便,从黄河取水,进城购物,都比较便利;而且,这里蔬菜、水果丰富,枣树连片,桃树成林,环境幽静,是读书的好地方。”在民不聊生的旧中国,建一所高校十分不易。在经济落后、地处偏僻的兰州新建高校,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1941年4月,他聘请兰州各界知名人士和地方绅士29人,组成西北师院兰州分院建筑设计委员会。同年5月5日,主持设立了西北师院兰州分院筹备处,购置地坡275亩开始修建第一批校舍。他废寝忘食,多方奔走,建得土平房35所,作为行政办公和师生员工食宿之用。还聘请原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院长齐国梁为西北师院兰州分院主任,具体主持筹建工作。他十分珍惜时间,他一边狠抓院校建设,一边积极筹备开学事宜。1941年11月1日,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努力,西北师院兰州分院终于可以开学,并举行了开学典礼。第一届招收新生150人,从此,封闭落后的兰州有了高等师范院校。1942年,西北师院本部由陕西城固迁到兰州,兰州分院正式改为国立西北师范学院。
李蒸珍惜人才的培养。建院初期,他聘请了李建勋、胡国钰、袁敦礼、董守义、焦菊隐、孔宪武等著名学者来校任教。兰州成为全国著名文化人才聚集之地,对推动兰州以及西北文化教育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李蒸等学者们的努力下,西北师院开设了国文、英语、史地、数学、理化、教育、家政、公民训育、博物等10个系和6个专修科。成为当地专业设置最全的高等师范院校之一。他时时提醒广大师生员工,一定要继承和发杨北平老校的优良传统和校风。西北师院的教职员工,基本上是原北平师大的人员。因此,他把西北师院看作是北平师大的继续和发展,不仅沿用北平师大的校歌、校庆日期,而且用北平师大历史上几位有名望的校长的名字,为新建学生宿舍命名,教导学生缅怀教育界的前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他要求教职工奋发向上,艰苦创业,勤奋好学,创建优良校风。并率先垂范,亲自实践。当时,学校仅有的交通运输工具是一辆马车,从城里往学校运送各种物品,学院负责人进城办事,主要依靠这辆马车。他公私分明,因私进城,都是自己拿钱去乘私营马车。他严以律己,一心为公的作风,在师生员工中传为美谈。
1949年5月,他奉调离开西北师院。在安宁长达7年的时间里,他为教育事业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为了纪念他,曾把十里店唯一的一条街,命名为“李蒸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