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动态 >  王明:90后“兰州的哥”争做抗疫志愿者
王明:90后“兰州的哥”争做抗疫志愿者

王明:90后“兰州的哥”争做抗疫志愿者

科普新天地 2021-11-11


 

2021年10月24日19:27,王明给记者发来一条语音“我刚排队做了核酸,刚做完,可以接受采访了。”

 

19:30分,在兰州市区北面滩充电站,王明把车停在路边的安全停车点接受记者的线上采访。

 

 

图1 记者和王明初次线上沟通采访

 

 王明今年31岁,是出租车司机,10月20日,他报名参加了抗疫志愿者行动,今天是他做志愿者的第5天。

 

 

“无偿接单很快的,一会儿就抢完了”

 

    2021年10月19日,兰州市发现新冠肺炎阳性病例。20日,兰州奔马出租雷锋车队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投入到疫情志愿接送服务中。该车队组建于2013年10月,名为“雷锋”,就是要发扬雷锋精神,努力为人民服务。“去年疫情期间,我就参加了车队的志愿服务,主要承担物资运输、接送人员的任务,保障各方物资供给充足。”接送的人员主要有一线抗疫医护工作者、交警等。

 

 

图2 王明接送抗疫医护工作者

 

采访前,王明刚刚完成一单。在左侧车门处,我们可以看到一张红边蓝底的圆形标志,中间画有一个金边心形环绕的雷锋头像,下方写有“雷锋车队”四个字。“我们车队一共有57位司机师傅,他们很喜欢献爱心做好事。”大家都是自愿报名参加义务接送活动。做志愿服务一共有两个群。一个是志愿者群,里面有来自各个领域的社会人士,人员数量多,涉及范围广。另一个就是奔马出租雷锋车队群。“平时群里一有接单任务,以群接龙的形式,一会儿就抢完了。”

 

 

 

图3 奔马雷锋车队群里志愿者积极接任务

 

疫情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周边难免会出现一些负面情绪。王明谈起他的工作环境,笑道:“挺好的,同事们很平和,自己心态也好,大家都很配合,疫情就是要为人民服务。”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司机师傅都自愿加入车队,非常乐意做这些好事。

 

“我的初衷就是做好事”

 

“我下午6点多刚给大沙坪的交警送了晚饭。”24日19:50,王明又一次与记者四人连线,在持续十分钟左右的视频中,王明一直在站着交谈。

 

 

图4 王明给大沙坪的交警送晚饭

 

“我年轻时经历了许多,见了太多打工人的不容易,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多做一点就多做一点。”90年出生于兰州农村的王明今年31岁,刚刚过了三十而立的年龄。但想不到的是,在大多数孩童还在上中学时,他已经外出打工了。他在新疆的油田里当过民工,在北京按摩店里学习过手艺,在牛肉面馆打过工;摆过地摊,卖过唱碟,批发过服装。

 

五年前王明回到兰州,加入了奔马出租雷锋车队。娶了妻,生了娃。“去年疫情期间我只休息了三天。”从早上7点开始,到凌晨两点,一天工作15个小时。“我也不觉得累,已经习惯了。能帮助到他人,我心里美滋滋的。”

 

“今天拉了好多客人,出门都是为了去做核酸。晚间好多地方还在排队,感谢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你们辛苦了。”这是王明在抖音账号“兰州的哥”上发布的一条视频。我们知道,王明也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一线工作人员中的一员。

 

“我们为别人做公益的时候,别人也在为我们做公益”

 

“有的人看到免费坐车的牌子不好意思坐车,也有的非要付钱。”王明在向记者分享疫情期间做志愿服务的经历时提到,“所以,我会看情况主动上去询问,了解他们是做什么的,比如有医院的大夫,就会主动拉他们。”

 

除了在车队群里接任务外,疫情期间奔马出租雷锋车队师傅们的乘客来源也是多渠道的,有司机师傅热心主动上前询问是否需要搭车,也有很多乘客第一次乘坐后会加司机师傅的微信或者留下电话,方便下次有需要直接联系。

 

积极在车队群里接任务,主动看情况询问路人是否需要帮助。王明善意的举动同样得到不少暖心的回应。

 

去年疫情时,王明去医院接一个小姑娘回家,在车上,隔着防护膜,姑娘说要给他递瓶水。王明连说不用不用,带水了。姑娘下车后,出租车后座上放着一瓶水和一些吃的东西。23日,有一个预约坐车的乘客去肿瘤医院,乘客也给王明买了吃的。王明说:“本来车费也就15块6,但他送的东西就得30多块钱。”

 

疫情复发后,奔马出租雷锋车队的志愿者一直在奔波忙碌,王明告诉记者,大家心态都很好,也不会觉得辛苦,因为抗疫是全员抗疫,全城抗疫,有人会送来酒精,还有机构会提供机油。“我们为别人做公益的时候,别人也为我们做公益。”

 

 

图5 王明在搬送爱心公益餐(右一)

 

线上视频采访快结束的时候,奔马出租雷锋车队的负责人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组温暖的数字:截止10月24日,奔马出租雷锋车队出车87次;免费接送抗疫人员58人;减免车费680.5元;运送防疫物资1次,价值3000元;给12个街道社区的检测点送餐26次,160份。  (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马源英 王曈 供稿)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