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普动态 >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金戈铁马贺兰雄鹰 2022-06-13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巍然屹立的太子山雄伟秀美,穿城而过的大夏河奔腾不息

1963年8月,我光荣入伍来到了太子山下,大夏河畔的甘肃临夏市。临夏,古称河州,是临夏回族自治州的州府,地处甘肃西南部,是一座历史古城。这里,气候宜人,冬暖夏凉;这里物产丰富,人杰地灵,历史上这里农牧业、手工业及商贸业相当发达活跃;这里,商贾如云,物资贸易活动相当繁荣兴旺,自古以来就是与甘南和青海交界区及周边区域的商业贸易中心和物资集散地。这里是回、汉、撒拉、保安和东乡族人民世代居住的地方;这里,是古丝绸之路的南道重镇,曾称为枹罕(郡县名)、河州,素有“茶马互市”、西部“旱码头”和“河湟雄镇”之称,享有“中国小麦加”、“花儿之乡”、“彩陶之乡”和“牡丹之乡”之美誉。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李全成当兵照

我们这些从甘肃平凉市入伍的63年秋季兵,被分配到临夏蝴蝶楼兵营内的一个小独院——骑兵二师通信连。神秘的通信兵,被称之为“革命的的顺风耳,千里眼”,一踏进小院,就被滴答滴答的收发报声所吸引。通信连由无线排(电台)、有线排和运动通信排构成。无线排有功率大小不一的电台,有的台专门收发上级指挥机关的电报,有的台专门收发下级所属部队的电报。有线排负责部队电线电话的架设及单机的置放以及平时线路的维护维修和单机电池的随时更换。运动通信排主要靠乘马、徒步、和为数不多的摩托车递送命令、文书和军事文件。

运动通信排有一个“摇机班”,专门配属无线排的电台用手摇发电机发电来完成收发报任务。还有一个司号班,全师直机关及所属分队按照司号员发出的号令有规律的从起床、早操吃饭一直至工作训练……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蝴蝶楼全景

这里是我军旅生涯的第一站,火热的军营生活从这里开始,军旅生涯从这里起航。所有的基本军事知识和军人素质的形成,都是在骑二师通信连新兵班形成雏形的。队列操练让我完成了从学生到军人的过渡,内务条令让我懂得了有文化的军队是聪明的军队,而聪明的军队才能打胜仗;纪律条令使我懂得了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步调一致才能得胜利。摸爬滚打,射击投弹,从基础军事实际到一般军事理论,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些知识直至现在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应用,比如伸长臂膀竖起大拇指,双眼交替睁闭目测个距离,教教小孙子夜间如何辨别方向等等,真是受用一生。

到通信连不久,正赶上临夏山区的收割季节,由于气候、海拔问题,这里一年只收一季,在内地,夏收早过了,秋收还不到,而我们部队在太子山的农场在9月初夏收秋收一起过了。出发前,参加秋收的全体指战员集合列队,由副指导员刘先虎作“战前动员”,他用极富磁性的男中音铿锵有力地说:“同志们,我们马上就要去打仗了,去太子山农场搞秋收……”然后由李哲乾副连长领队向太子山部队农场进发。九月太子山的天气与内地深秋差不多,早晚要加衣服了。农场的春小麦和油菜都熟透了。从庄稼成长情况看是大丰收了,在劳动生产中我又一次得到了锻炼和考验。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太子山下丰收季

在我的军旅生涯中,让我最难以忘怀的还是刚入伍时的那三个月新兵生活,最怀念的是我当兵之初首先接触的连首长、教官、班长和战友。通信连连长吴述斌上尉,一位受全连官兵尊重的军事首长;副指导员刘先湖(指导员缺编)中尉,满口浙江普通话,略带磁性的铿锵讲话极具鼓动性及激励性;副连长李哲乾中尉,对人态度和蔼,批评人也听不出有多严厉。他的业余爱好对中医针灸很有研究,连里战士的一般头痛脑热、胃疼关节痛的都是李副连长用针灸治疗。

我们的教官是付治斌少尉,他是毕业于天水高级步校的高材生,有丰富的带兵和训练经验,人特别好,真是爱兵如亲兄弟。在他爱人来队探亲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嫂子一天不闲着,不是帮我们拆洗被褥,就是缝补衣服做鞋垫,一个月休假都为我们忙乎了,让人一辈子忘不了。班长米国珍准尉是宣化通信兵学校毕业的无线电技师,也是一位高材生,他对我们部队特别熟悉,他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骑二师的历史和战斗故事,他见多识广,对新兵更是爱护有加,恨不得让我们一夜之间成长起来,是我们的好班长加好兄长。还有无线电技师黄大强,因他是原通信兵部王尚荣司令员(中将)的内侄,“文革”中没少受牵连。还有许多老台长,老报务主任以及老兵报务员,到现在还能记得他们的特点。

当年新兵班战友李雫农、谢长生、李德才、沈文奎、潘成怀、王耀雄等和通信连一些有名气的老兵的音容笑貌,时常在我的脑际闪烁,他们现在都好安吗?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1964年11月在延安合影,左起李全成、姚兆吉、沈文奎

三个月新兵训练结束后,我被调到师后勤卫生科,从此,开始了我的医疗卫生职业生涯。

国庆节前夕,喜闻当年我的副连长李哲乾等老领导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甚为高兴!他们获此殊荣当之无愧!在这里我衷心的祝福健在的共和国的开国功臣身体健康,福寿绵长!

高高太子山 滔滔大夏河——难忘兵之初


作者小传 李全成,甘肃庄浪县人,1944年1月出生, 1963年8月入伍,历任战士,卫生员、助理军医,助理军医、军医。1980年调入陆军五院任军医。1993年转业至烟台港务局,2004年退休。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