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甘肃 2023-05-30
油 松
油松(短叶松、松树)属松科。甘肃白龙江、洮河、小陇山、关山、西秦岭、康南、子午岭哈思山、连城等林区都有天然林。它适应性强,根系发达,是甘肃年降雨量400毫米以上地区的造林先锋树种,也是薪炭林和风景树种。油松木材坚实,富松脂、耐腐朽,是优良的建筑、电杆、枕木、矿柱等用材。
二,形态特征
油松是常绿乔木,高达25米,直径1米以上;树冠塔形或卵形。一年生枝统粗壮,淡灰黄色或淡褐红色:冬芽红褐色。针叶二针一束,粗硬,长10~15厘米。雄雄间株,雌球单生或2~4个生于新枝近顶端。球果第二年成熟,卵圆花形,长4~9厘米,成熟时暗揭色,常宿存树上鳞质肥厚,横脊显著,鳞脐凸起有尖刺种子卵形,具翅,种翅基部有关节,易于和种子分离(图2)。
油松
二,生物学特性
油松是温带树种,抗寒力强,可耐-25℃的低温,适应大陆性的气候。性喜阳光,幼年时耐庇荫,在甘肃中部干旱地区,10年生时仍能在郁闭度为0.6~0.7的杨树林下正常生长,但在阴湿多雨、日照时间短的太子山等林区,极不耐上方庇荫。油松主根明显,侧根发达,是深根性树种;性喜深厚肥沃的中性至徽酸性土壤,也耐干旱和瘠薄,但不耐碱,虽能在400毫米以上的地区成林,但随年降雨量的增加生长量急剧上升,如年龄相似的油松,在年降雨量394毫米的定西县口,年平均高生长为14厘米在年降雨量430-590毫米的子午岭的正宁县,年平均高生长增为21厘米;年降雨量为600~800毫米的小陇山林区,年平均高生长可达39厘米。油松对大气二氧化硫污染抗性较弱。
油松幼龄时生长缓慢,4~5年后高生长开始加速,在定西口,15年生时每年高生长在25厘米以上。
三、造林技术
(一)采种
油松在10月上旬球果成熟,成熟时球果由深绿色变成黄褐色,果鳞微开裂,种子为黑褐色,种仁饱满。采种过早,种子没有完全成熟;采种过迟,种子飞散,采不到种子;故应适时采种。采收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场地上,摊开晾晒,每天翻动一、二次,晚上堆积覆盖可加速果鱗开裂脱粒。每100斤球果约能出种子3~5斤。种子脱出后揉搓脱翅,风选去杂,晒干后贮藏。种子千粒重约42克,每市斤约有13,000粒,发芽率90%以上。
(二)育苗
油松用播种育苗,圃地应选土层深厚的沙壤土或壤土。前茬是油松的圃地易形成菌根,育苗效果较好;前茬是豆类、瓜类、洋芋、蔬菜的易得猝倒病(立枯病)不宜选作苗圃。圃地应深翻整地,蓄水保墒,施入基肥。为预防猝倒病地下害虫,在施基肥时用硫酸亚铁(每亩10斤)和六六六粉(每亩5斤)进行土壤消毒。
油松以早春播种为好。播前要进行种子消毒及催芽处理,通常用0.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泡15~30分钟,或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小时。再用40~60℃的温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混沙催芽,待30~40%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抢墒播种。
油松宜条播育苗,播前要灌足底水,播幅5厘米,行距25厘米,覆土厚度1,5厘米,每亩播种量30斤左右,播后稍加镇压,防止鸟、鼠为害。幼苗出土时要加强管理,及时松土除草,并喷0.5~1,5%硫酸亚铁溶液或等量式波尔多液预防猝倒病;以后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续喷3~4次。待苗茎基部半木质化时即可停药。为使苗木安全越冬,防止生理干早,冬天可覆草或覆湿土至第二年早春除去。
(三)造林
油松可用植苗和直播造林。
1.植苗造林:在降雨量400毫米左右的甘肃中部地区,阳坡因水分不足,不宜栽植油松;阴坡、半阴坡、梁峁及沟壑台地才适于油松造林。造林前要细致整地,蓄水保墒。春、雨、秋三季均能植树造林,但以雨季造林为主。造林宜用3年生左右,根系发育良好的带土苗,2~3株丛植。栽时要比原土印深栽5~10厘米。林区及林区附近的湿润地区应单株栽植。造林不宜过密,每亩以300株(丛)左右为宜。
油松宜混交造林。林区及林缘地带,宜与栎类混交,干투地区可试行与酸刺混交,干旱地区可试行与酸雌混交。
2·直播造林:宜在雨水较多的林区及林缘地带进行。每穴播种20粒,覆土2~3厘米,播后要用杂草和枝叶覆盖。
四、病虫害防治出
油松幼苗期易得猝倒病。人工林目前病虫害较少,但要严防中华鼢鼠啮食幼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