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3-06-09
白榆
白榆(榆树)属榆科,是村肃重要乡土树种之一,各地广为栽培。由于它置应性强,容易繁殖生长快,用途广很受群众喜爱。其木材坚实耐用,可制作家俱、农具、车辆。嫩榆钱(果实)可食,老籽可榨油,出油率为13~15%,可以食用,也可以作工业用油。榆叶是好侗料,皮可差制绳索、造纸。照细呼、沿娘
一、形态特征
白榆为落叶乔木,高可达20米左右。树皮幼时色灰而比较光滑,老时粗糙有纵向沟裂,叶交错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叶端尖,边缘有锯齿,叶面光滑。出叶前开花,多数成簇状聚伞花序,花两性。翅果近圆形或倒卵状圆形,径1~2厘米,4~5月成熟,成熟时桔黄白色(图
22)生物学特性苗同米己高菌。8一量白榆为阳性树种,喜光。抗早性能强,耐干旱瘠薄和大
气干早,在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空气相对湿度50%以下的荒漠地区,散生木能正常生长。但不耐水湿,在土壤湿润、肥沃的条件下生长快,能显示出榆树的速生性能。耐寒性能强,能忍受零下40℃的低温,也可在酸碱度(pH值)为9的轻盐碱地上生长。其根系发达粗壮,主根深,根幅很大,抗风保土力强。白榆萌芽力强,耐修剪,适作绿篱。白榆寿命长,对大气污染有较强抗性,也适于工业区绿化。歌
三、造林技术(一)宋种
选无病虫害的健壮树木作采种母树。及时扫积自然落下的种子,或在无风天打敲扫集,拾干净,轻搓去翅,阴干后装筐(袋)备用。白榆种子容易失去发芽力,宜随采随播。每斤种子约6万粒左右,千粒重77克,发芽率为70%左右。
(二)育苗
播种育苗,比较容易。最好选比较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地作苗圃。每亩施基肥4,000~5,000斤,细致翻整,同时撒2~3斤敌百虫粉剂杀地下害虫。圃地先作成条床或大畦,然后条播或撒播。播种前种子可加以处理,方法有二是用冷水泡一天,捞出后掺一半沙堆积,保持湿润,翻动等种子露白时播种;另一种是拌混一半湿沙,翻动并保湿,露白时播种。也可直接播种。条播时开2~3厘米深的沟,均匀撒种,耙平覆土1厘米左右。撤播时均匀散籽,然后用齿耙耙平,以不见种子为好。为保持湿润,出苗快而全,可用草帘覆盖。一周左右苗可出齐,然后揭去覆盖物。每亩播种量4~6斤。苗高5厘米左右间苗,并及时除草、灌水。10厘米高时定苗,每亩2~3万株。注意松土除草和施追肥灌水,但水不能太勤,以利“蹲苗”长根,适应造林地的条件。当年或第二年出圃造林。
(三)造林
自榆以植苗造林为主,春、雨、秋三季均可进行。在半干早地区,年降雨量为400米左右的阳、半阴坡“反坡梯田”上造林,自生长不如侧柏,多呈灌木状,仅在农田边缘或集水线上可以长成大树。植苗造林时,“四旁”可用3年生大苗,荒山造林用12年生苗。挖60×60厘米的大坑,剪去苗木过长的主根,精心栽植。栽前泡一下根或藤泥浆,可提高成活率。栽后浇
水、培土。如在比较干早的荒山上造林,可从根茎10厘米处截干后栽植,壅土堆埋干桩,早春扒开。造林密度视目的而定,绿篱要密,0,4×0。5米;成片林1,5×2米或2×2米单行栽植3米で株・、可出
四、病虫害防治
白榆病虫害较多,和杨、柳等树的病虫害类似,主要害虫有榆绿天蛾、榆卷叶蛾、榆癭蚜等;主要病害有褐斑病、黑斑病等。
榆绿天蛾在5月下旬和7~8月幼虫出现期,用80%可湿性敌百虫粉剂1,000~1,500液喷杀,也可用每毫升含孢子0.3~0.5亿青虫菌液喷雾。榆鼟蚜在秋末冬初涂白或涂黄泥浆封闭越冬卵;4月前后,干母(由越冬卵孵化出来的无翅胎生雌虫)孵化期喷乐果等触杀。榆卷叶蛾在幼虫期,喷酒90%敌百虫1,000倍液或80%敌敌畏乳剂1,500倍液毒杀。
下一篇:臭 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