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12-31
《王维胜话陇原》第90篇
张骞凿空宿仙窟
王维胜
初唐小说家张文成的传奇小说《游仙窟》,被称为中国小说的开山之作。
小说写成不久即被日本人“出金宝”购去,在中国曾一度失传。一千多年后,版本学家杨守敬先生在调查国内已失传而日本尚有留存的古书时才发现,并著录于《日本访书志》,才引起了中国学者的重视。
这部小说采用自叙体的形式,描写是主人公“奉使河源”途中,住在炳灵寺石窟时经历的爱情故事。小说写得生动活泼,对炳灵寺石窟景色的精彩描写,也反映出了初唐时期炳灵寺石窟的兴盛景象。鲁迅评价《游仙窟》“文近骈丽而时杂鄙语。”
我们来看一看《游仙窟》的原文中的一段: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书》云: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即此山是也。
仆从汧陇,奉使河源。嗟命运之迍邅,叹乡关之眇邈。张骞古迹,十万里之波涛;伯禹遗踪,二千年之坂墱。深谷带地,凿穿崖岸之形;高领横天,刀削岗峦之势。烟霞子细,泉石分明,实天上之灵奇,乃人间之妙绝。目所不见,耳所不闻。
日晚途遥,马疲人乏。行至一所,险峻非常:向上则有青壁万寻,直下则有碧潭千仞。古老相传云:此是神仙窟也;人迹罕及,鸟路才通。每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而至。”余乃端仰一心,洁斋三日。缘细葛,泝轻舟。身体若飞,精灵似梦。须臾之间,忽至松柏岩,桃华涧,香风触地,光彩遍天。
这段古文,翻译成白话文就是:
积石山在金城西南,是黄河所经过的地方。书上说:“指引黄河到积石上,到了龙门”,就是说的这座山。我从汧陇奉命出使河源。感叹命运的困顿,叹息故乡的遥远。这里张骞留下了古迹,十万里艰险的环境;大禹的遗迹,二千年来险峻的山坡。深谷地带,凿穿山崖的形状。高岭横越天空,刀削山峦的走势。云霞分明,泉石清晰。真是天上才有的神奇,是人间的精妙绝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
傍晚时,路途还遥远,马疲人乏。走到一处险峻异常。向上有青山万寻,下面有碧绿的潭水千仞。古老相传说:“这是神仙窝,人迹罕见,飞鸟才能到达。常有香果琼枝,天衣锡钵,自然浮出,不知从何处而来。”我于是端正身体用敬慕之心,诚敬斋戒三天。我顺着葛藤爬上高山,淌水过河。身体象飞一样,精灵似梦。片刻之间,飞快来到松柏岩、桃花涧。香凤触地,光彩遍天。
小说中的神仙窟,指的就是炳灵石窟。张骞古迹,就是凿空西域的张骞。
那么真实的情况如何呢?
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张骞率领100多名随行人员,由匈奴人堂邑父为向导,从长安出发,越陇山,也就是六盘山,沿渭水河谷西上,过陇关、上邽(天水)、从渭河河谷翻越鸟鼠山至狄道(临洮)、跨洮河,经大夏县(治所即今甘肃广河县西阿力麻土乡古城,西汉属陇西郡)西北行,进入枹罕,由凤林渡口(莲花)渡黄河,沿炳灵寺东侧附近的一条古道经今日之杨塔、王台等至古鄯邑,再沿湟水经青海乐都,折向西至西平(西宁),由浩门过大通河入大斗拔谷(扁都口)至张掖。
张骞西行进入河西走廊。这一地区自月氏人西迁后,已完全为匈奴人所控制。正当张骞一行匆匆穿过河西走廊时,不幸碰上匈奴骑兵,他们全部被抓获。匈奴右部诸王立即把张骞等人押送到匈奴王庭(今内蒙古呼和浩特附近),交给军臣单于。
军臣单于得知张骞欲出使月氏后,对张骞说:“月氏在吾北,汉何以得往?使吾欲使越,汉肯听我乎?”这就是说,站在匈奴人的立场,无论如何也不容许汉使通过匈奴人地区,去出使月氏。就像汉朝不会让匈奴使者穿过汉区,到南方的越国去一样。张骞一行被扣留和软禁起来。
匈奴单于为软化、拉拢张骞,打消其出使月氏的念头,进行了种种威逼利诱,但均未达到目的。张骞不辱君命,始终没有忘记汉武帝所交给自己的神圣使命,没有动摇为汉朝通使月氏的意志和决心,在匈奴一直留居了十年之久。
公元前129年(元光六年),匈奴监视渐有松弛,张骞趁匈奴人不备带领其随从,逃出了匈奴人的控制区。但在留居匈奴期间,西域的形势已发生了变化。月氏的敌国乌孙,在匈奴支持和唆使下西攻月氏,月氏人被迫从伊犁河流域继续西迁,进入咸海附近的妫水地区,征服了大夏,在新的土地上另建家园。张骞大概了解到这一情况,经车师后没有向西北伊犁河流域进发,而是折向西南,进入焉耆,再溯塔里木河西行,过库车、疏勒等地,翻越葱岭,直达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
这是一次极为艰苦的行军。大戈壁滩上,飞沙走石,热浪滚滚;葱岭高如屋脊,冰雪皑皑,寒风刺骨。沿途人烟稀少,水源奇缺。加之匆匆出逃,物资准备又不足。张骞一行,风餐露宿,备尝艰辛。干粮吃尽了,就靠善射的堂邑父射杀禽兽聊以充饥。不少随从或因饥渴倒毙途中,或葬身黄沙、冰窟,献出了生命。
张骞到大宛,向大宛国王说明了自己出使月氏的使命和沿途种种遭遇,希望大宛能派人相送,并表示今后如能返回汉朝,一定奏明汉皇,送他很多财物,重重酬谢。大宛王本来早就风闻东方汉朝的富庶,很想与汉朝通使往来,但苦于匈奴的中梗阻碍未能实现。汉使的意外到来,使他非常高兴。张骞的一席话,更使他动心。于是满口答应了张骞的要求,热情款待后,派了向导和译员,将张骞等人送到康居(今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境内),康居王又遣人将他们送至大月氏。
不料大月氏人现居的阿姆河流域物产丰富,且距匈奴和乌孙很远,外敌寇扰的危险已大大减少,已无意向匈奴复仇了。加之,他们又以为汉朝离月氏太远,如果联合攻击匈奴,遇到危险恐难以相助。张骞等人在月氏逗留了一年多,但始终未能说服月氏人与汉朝联盟夹击匈奴。公元前128年,张骞动身返国。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茅盾奖入围作家。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马殿选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获、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主 编:陈华、凌峰
副主编:牛占虎、鲁世发、郗建农
编 审:牛占虎、陈南海
编 辑:癿倩倩、陈亮、魏丁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