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科普新天地 2021-11-05
疫情防控形势能否得到有效管控,关键在防控措施的落实上。兰州市红古区结合当前疫情态势和辖区管控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依托区直部门下沉干部、社工委成员、网格员、社区工作者、志愿者等多重防控力量,细化落实防控措施,从小处着手,严抓落实,将疫情防控工作落到实处,全力筑牢了疫情防线。
“小分队”筑牢“大屏障”
社区防控是疫情防控最基础、最重要的环节。自疫情发生以来,红古区海石湾镇西苑社区组成了一支由区直单位下沉干部、社工委成员、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参与的疫情防控小分队,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为小区居民筑牢防疫屏障。小分队在小区出入口为居民办理临时出入证,引导居民查验“双码”,做好进出人员信息登记、测量体温、提醒居民戴好口罩、劝导居民非必要不出门,共同守牢社区防疫大门。在三次核酸检测工作中,小分队引导居民分楼栋、分单元按照顺序以最快速度完成核酸检测,减少居民聚集,缩短排队时间,并为不方便出行的居民上门进行核酸检测,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服务岗”助力“暖人心”
红古区有许多老旧小区,小区内老年人比较多。针对这一情况,红古区矿区街道新跃社区结合实际,紧扣“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充分发挥“社工委”资源优势,先后成立党员先锋队、志愿服务队、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设置党员先锋岗,发动机关下沉干部、楼院长、网格员、“社工委”成员单位等60余名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及时建立小区“哨点”,加强管理小区楼院出入口,严查红黄码居民,所有进入小区人员一律实行亮码、亮证通行。同时强化小区居民疫情防控意识,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防控要求,组织专人加强巡逻,劝导居民戴口罩、不外出、不聚集、不串门、不逗留,全心守护安全家园,努力筑牢疫情防控安全屏障。
“小喇叭”喊出“静生活”
为了最大限度减轻因车辆、人员出行聚集而发生疫情传染的风险,红古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积极响应《红古静生活》倡议,集中力量,持续开展了劝导私家车辆减少外出、城区市民居家防疫的活动。该队利用执法车在城区不间断循环播放专门录制的相关音频内容,通过大规模、大力度的宣传,倡导广大市民群众非必要不外出、戴好口罩、避免聚集;合理安排部署执法队员利用“小喇叭”在城区各路街开展地毯式、不间断流动劝导,看到不戴口罩群众就坚决制止,看见聚堆群众就劝退回家,看见行驶车辆就逐一排查,详细询问外出原因,因地制宜视情况做好劝导、分流工作。执法队员们不厌其烦、耐心劝导,最大限度减轻因人员出行聚集而发生疫情传染的风险。连日来,红古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队共制止不戴口罩行为25人次,劝导小型汽车不要外出63辆次,劝导聚堆人群回家数千人次,执法队员们用实际行动为全体红古市民筑牢了一道防控疫情的坚固防线。
“巡逻队”成了“风景线”
为营造辖区内“静生活”氛围,红古区海石湾镇发动机关干部、党员、志愿者、群众组成巡逻宣传队穿梭在大街小巷。他们身兼“宣传员”“劝导员”“守护员”,进行“包片式”巡逻,“宣传单+小喇叭+红马甲”是标准配置,检查居民有无聚会聚餐、扎堆聊天、不戴口罩等现象,并在第一时间予以劝阻。同时,为扎实做好疫情期间社会面整体防控工作,红古公安分局抽调机关警力支援基层派出所,全面开展社会面巡逻防控工作,持续加大医院、社区等重点部位和敏感地段的安全守护,对KTV、酒吧、网吧等场所关停情况开展常态化检查。先后成立了20个巡逻组,出动警力116名,全天候开展疫情巡逻防控,配合镇街做好居民出行管控工作。此外,还组织民警走进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场所,劝阻群众不聚集、不扎堆,严防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红古区融媒体中心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