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 科普新天地,今天是: 农历:

您的位置: 首页 >  首页 >  刺槐
刺槐

刺槐

科普新天地 2023-06-14

刺槐

刺槐(洋槐〕属蝶形花科。甘肃兰州以东的天水、平凉、庆阳等地区广为裁培。它生长迅速,木材坚初,纹理细致,有弹性,耐水湿,抗腐朽。刺槐适应性强,有一定的抗早抗烟耐盐能力。根系发达,萌蘖性强,具根瘤,能改良土壤,枝条易燃,火力旺。叶子可作饲料和沤制绿肥。刺槐是水土保持林、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的优良树种。

ー、形态特征

刺槐是落叶乔木,25,胸径1米。树皮深纵裂至浅裂,灰褐色至黑褐色。小枝无毛,有托叶刺。芽生在叶柄下裸芽。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对生或近对生,7~19,窄椭圆形或卵形,1.5~4.5厘米,先端钝圆,微有凹缺,有小尖头。花两性,总状花序,有香气,着生于新梢的中、下部叶腋,4~5月开花。荚果扁平,8~9月成熟,棕褐色,带状矩圆形,4~10厘米,1~1.5厘米,沿腹缝线有窄翅,内含种子6~10枚。种子黑色或暗棕色,肾形。英果成熟后长期宿存枝,经冬不落,但易遭虫蛙。

二、生物学特性

刺物是喜光树种,不底荫,在苗木阶段也喜光是强阳性树种。它耐干早,在年降雨量450米的通调等地的蔣薄荒山上能形成林分。刺德对土要求不严,中性土、酸性土和含盐量0,3%以下的盐碱士上都能生长。刺槐不太抗在定西等地海1,900米上荒以年冻边造林时,地上部分年图24刺槐死,来春重新萌发新枝。刺槐不耐水湿,怕淓,易遭风害。水分过多或地下水位过高时,常发生烂根病和紫纹羽病,以致整株死亡。在风口造林,生长不良。刺槐的萌芽力和根蘖性很强,砍伐后可萌蘖更新;侧根分布广而浅,呈网络状分布,具有强大的保力,主根不明显,周浅根性树种。

三、造林技术

(-)采种

刺槐8~9月果美变硬,呈干描状果成热,英果颜色由色即是成熟标志色,英果成熟后婆及时采种,采晚了种子易直虫蛀,影响品质。果集的果,摊开晒,碾压脱粒,风选去杂后,取得纯净种子。每100斤荚果约能出种15斤左右。种子干藏,发芽力可保持2~3年。种子千粒重约19,每斤约26,00,发芽率为70~80%

()育苗

刺槐育苗宜选择豌松的沙壞土。重盐碱土、粘重土或地下水位大于1米的土地以及前茬为蔬菜地的均不宜选作圃地育苗。刺槐也不宜连作育苗。刺槐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硬粒多,播种前要进行种子处理,可用热水浸种、分级催芽、分批播种的方法。先用开水烫种5分钟,再用温水浸种一昼夜,捞出后装入蒲包等容器内,每天用温水淋洗一次,30~40%种子裂嘴后,过筛一次,已经膨胀的种子即可播种;未膨大的硬粒种子筛出后重复催芽。刺槐播前要细致整地,每亩施6%六六六2,以防止地下害虫。以条播为好,条幅5厘米,行距25厘米,每米播种沟播种100粒左右,覆土1厘米,每亩下种10斤左右。幼苗出土后要及时间苗,每米播种沟留苗10~20株。每亩保苗3万株左右。刺槐还可用插根及插条育苗。

()造林

刺槐造林要选择适宜的造林地。在年平均降雨量450毫米,海拔1,900米以下的地方,可作为河漫滩地、沟谷及山麓坡地的造林树种。含盐量在0,3%以上的盐碱地,地下水位高于0.5米的低注积水地,干瘠粘重的土地都不宜作为刺槐造林地。造林前要细致整地,精细栽植,裁植深度比原土印深5厘米为宜,不宜过深。秋季栽植时可截干造林,截干高度不宜超过根颈3厘米,截干高了,萌条太多,影响生长。每亩栽植300株左右为宜。剌槐宜与酸刺、紫穂槐等实行乔灌混交,与杨树混交能促进杨树生长,混交方式以带状为好。

()抚育管理

刺槐造林后要合理修枝间伐。幼林阶段要抹芽修枝,以培养干形优良的用材。对截干造林的要及时定干。在幼林郁闭后要适时间伐,伐去被挤、被压、生长衰弱、有病虫害的小径木或干形不良的大树,保留生长旺盛、树干通直、圆满的林木,使林分有较大的生长量和高的木材质量。刺槐采伐后,宜把伐根挖除,促进根藂苗萌生。刺槐作为薪炭林时,宜等带皆伐,伐一带、保留一带,既培育中小径材,又解决薪炭材。

四、病虫害防治

刺槐病虫害有刺槐种子小蜂刺槐斯、黑斑病、褐斑病白粉病等,但不严重,可采用混交造林、平茬更新等以营林措施为主的综合防治方法解决。


下一篇:杜 仲

微信订阅号
回到顶部